01光喊口号不做实事
不能靠励志和决心来支撑学习的日日夜夜,鸡血是一种trigger一样的东西,但它无法让你达到目标,让你达到目标的是一种习惯。
习惯就是把你打了鸡血后的一种热情凝固下来,固定成一种模式,让你在不想学习、没有状态的时候,仍能按照之前定好的路往前走,而不是被你的情绪所左右、阻碍以至停滞不前。
02做模拟试卷时,要严格计时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点击关注】模拟考的意义就是让你有在考场的真实感受,我之前做模拟考的卷子时,都没有很严格的要求自己,中途还是会喝水,上厕所,也没有因为时间到了就立刻停笔,现在觉得当初真是浪费了那些模拟卷子,大家在做模拟卷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计时,做题时也不要总是干一些和考试无关的事情,时间到了之后,就立刻停笔,无论写成什么样子,都不要再写了。
虽然一开始肯定会很不顺利,会有许多题答不完,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有考试的紧张感,能够在考场上合理的安排时间,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在考场上慌张。
03详细记录学习时间任务
要有一个学习习惯,你在schedule上写9:00到12:00学习数学3个小时,但是怎样学习?效率如何?这3个小时可能包括15分钟找座位坐定、10分钟冲咖啡、20分钟刷微博、回微信N条……
如果你详细记录自己的学习时间,你会发现,真正学习的时间并没有多少。说实话,学习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了,但前提是,你一定要诚实地面对它。
04不要钻牛角尖一、参考书该如何选择?
对于涉及真题的参考书,要看它对真题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解析是否到位,解析的方法是否巧妙得当、直观明了。
对于技巧的总结,主要是看技巧有没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不是在训练和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还要特别注意练习题的选材是否符合标准。例如,阅读理解的文章长度是否适中,考研阅读理解的文章通常都在400词左右,文章的专业性也不应过强,超纲词应该严格控制在3%以下。
二、参考书要买“对”而不是买“全”
参考书、试题,几乎是所有考研人必备的工具,工具是否选择得当直接关系到大家的最终成绩,所以大家在选参考书时一定要慎重,尤其是专业课参考书的选择。
大家在买专业课参考书之前先查查资料,例如新发布的参考书目,并非目标学校所有的书都要买,也许有的书根本就不考,有的书虽然没有指定但仍然需要买。
大家需要经常逛逛自己要报考的学校的研招办网站,在那里可能会找到我们想要的讯息,比如考试参考书,比如考试大纲,比如考试的某些特殊要求。
三、辅导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选择什么样的辅导书来作为自己的复习资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书店里那堆积如山的各类参考书,让人看着眼花缭乱。
选一本好的辅导书,对于自己的考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大家在选择辅导书时,要多加比较,认真挑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被书的外表所迷惑。
三、使用参考书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每一遍复习都把书从头看到尾
很多考生在第二遍、第三遍考研复习时依然是把考研参考书从头看到尾,包括重点的和非重点的,这种试图一网打尽的做法并不科学,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在使用考研参考书方面为大家推荐”删减法”,这对于提高复习效率、避免复习枯燥有很大帮助。
其实”删减法”很简单,考生们可以在看书时候带支笔,将自身原来就会的知识、重点、难点等分门别类地标注,等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原来就会的就可以”删掉”,略看甚至不看,考生在后期考研复习中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难点上,同时继续标注新的已经很熟悉的内容以及还需要第三遍强化的内容。这样第三遍复习的时候,再把自己已经会的内容略过,看不熟悉的内容。
这样一遍一遍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少,考生便能更专注于薄弱的环节,不仅减少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
误区二:沉迷于题海战术
其实,考研政治和数学一样,题海战术是下下策。一道题代表一个甚至多个知识点,做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见多识广”,而是通过做题揪出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另外,做题和看书也有共通之处,都是需要反复的。把一本题做一遍,并不能保证这些题你就都能掌握了。事实上,很多人碰上曾经做过一遍的题,还是有可能做错,这就是没有”做精”的表现。
做选择题的时候,尽量不在书上直接勾选答案,而是把答案写在白纸上,对完答案后再用彩笔在书上做错的题旁边做标记,然后仔细去看答案解析,把导致自己出错的遗漏知识点弄懂,这样才更能达到做题的效果。
在做题中有一些小技巧给大家参考:
1.标注尚未准确掌握的知识点
不仅要将做错的题要标记下来,连不确定的题也应该标记。有所疑虑意味着在相应知识点上的遗漏,即便是猜对了答案或是勉强做对也没有意义,下一次换个角度很可能就不会做了。对待这种题,要像对待错题一样重视。
2.多做有区分度的标记
复习次数多的时候,建议考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错题和疑难题,这样最后查缺补漏的时候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题是会的,哪些题是容易错的,甚至两遍都做错了的。这样,就能有的放矢,重点关注,第三遍做题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动笔,只要看看那些重点关注的题目就好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删减法”。
题海战术不失为一种考研复习方法,但考生也要采用科学理性的方法,不能仅仅沉迷于做题却忽视了总结反馈。
误区三:背的多得分多
有考生在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花了很多时间背大题,每道题都几乎一字不差地背得和标准答案一样,觉得只有把所有可能见到的题都背齐了才”心安”。最后虽然政治过线了,但由于最后阶段花费在政治大题上的时间过多,专业课反而没有考出理想成绩。
稍作留心就会发现,各种参考书出的大题从量上来看虽然多,但是相似度非常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手上的大题稍作”合并同类项”。看到一道题时,先花几秒钟思考一下背后是要考哪一块知识点,只要背一道题,其他考同类知识点的大题基本使用这道题答案的主体,再结合那道题自身的特色稍作修改就可以了。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以某本考研参考书的答题逻辑为主,不会因为混背了各家之言而扰乱自己的思路。
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女生身上比较明显,其实从小学中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女生的笔记总是做得一丝不苟、甚至相当漂亮整洁。笔记做的整洁清楚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真的有必要吗?
你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难度级别;
你一定要按顺序听网络课堂;
你一定要把做错的题重新誊在一个本子上;
你一定要把做得不完美的那页笔记重新做一遍;
你一定要按照一个特定的routine去实行复习计划;
……
你的目的是考上研究生,不是做一本整齐的笔记,目的性不强烈明确,很容易在各种眼花缭乱的手段中迷失,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个好习惯是经常问自己:这样做对我达到考上研的目标有帮助吗?只做最必要的事,只做最有效率的事,飘忽不定最害死人!
尤其是到了现在冲刺阶段,跟没必要钻牛角尖,固执的追求完美。效率第一,效果也是第一,只要能够帮助你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做,一些耽误学习的事要学会放下。
05查漏补缺,不要躲避困难
当年考研的时候,我对数学和专业课这两个大头确实相当头痛,所以总是拖延学习的进程,仿佛这样问题就可以自行消失一样,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
1.你没有复习最难的数学和专业课,
2.你为没有复习它们而感到愧疚,为时间的临近而焦虑。
每天只是做做英语阅读、画画政治书的线当然是简单的,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是你为了躲避找的借口,诸如“看英语和政治也是在学习呢”别骗自己了!
所以最后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查漏补缺,正面应对自己不会的内容。
还剩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整理心情,踏踏实实挺到最后,坚持就是胜利,朋友们,冲吧!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真题资料,学长学姐免费答疑,专业课一对一辅导,关注公众号:“卡巴学长考研”